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中央部門連續十五年“晒賬本”

績效信息公開范圍更廣力度更大

2025年07月30日08: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本報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曲哲涵)中央部門決算公開,是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內容,是提升預算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7月25日,中央部門依法依規集中向社會公開了2024年度決算,這是中央部門決算連續第十五年公開。

  中央部門在各自的部門門戶網站公開2024年度決算,同時財政部門戶網站“中央預決算公開平台”專欄也會集中轉發各部門決算信息。部門決算公開內容包括部門概況、9張部門決算公開表、部門決算說明和專業名詞解釋等4個部分。

  績效評價是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關鍵環節。今年中央部門績效信息公開范圍更廣、力度更大。

  全面開展單位自評——今年隨同中央決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送的項目績效自評表的數量增長到743個,比上年增加27個,更加充分地展示了預算資金的產出和效果。

  比如:由國務院國資委主管、化學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實施的“推動融合創新發展項目”,在其績效自評表上,總得分為9.9分。在績效指標的三級指標“運營指標”中,按預算目標應“≧10萬人”,但實際完成值為40.8萬人,對“超標”原因,“偏差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項下給出了說明——“由於新增面向C端用戶的服務模式,因此通過C端獲取的用戶量大增”,數據、原因等清清楚楚。

  推動改進部門評價——財政部持續推動改進部門評價工作,督促部門加大對重點民生支出和體現核心職責的事業發展類項目評價力度,原則上以5年為周期,實現部門評價重點項目全覆蓋。

  積極推進財政評價——今年財政部共確定55個項目開展財政重點評價,聚焦科技教育、產業發展、應急救災、公共服務等關鍵領域﹔選擇部分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報告,隨同2024年中央決算報告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參閱。

  “今年提交的績效評價報告涵蓋教育、科技、衛生健康、農業農村等多個領域,涉及教育部、水利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生態環境部等多個部門。”財政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說。

  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白彥鋒教授表示,通過績效評價指標的科學設置和有效運用,一方面,有利於促使各部門重視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督促被評價部門及時優化整改,有利於提升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另一方面,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度的部門預算安排的重要參考,“雙管齊下”有助於將更多財政資金向產出效益更高的領域引導,改變“重投入輕產出”的傳統預算模式,統籌財政資源更好服務保障黨和國家事業大局。

  政府採購是財政支出管理的重要內容。今年是政府採購支出情況連續第十年向社會公開,公開內容既包括整體情況,也包括各部門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等政府採購政策情況,主要有政府採購支出總額以及貨物、工程和服務採購分項金額﹔政府採購合同授予中小微企業金額以及授予中小微企業合同金額佔政府採購支出金額的比重等。自2022年起,進一步細化政府採購合同授予中小企業情況,公開貨物支出、工程支出和服務支出授予中小企業分別佔比,推動各部門落實政府採購支持中小企業政策。

  比如,自然資源部2024年度政府採購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60.6%﹔住房城鄉建設部2024年度政府採購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佔政府採購支出總額的35%,其中工程採購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佔工程支出金額的100%。

  “政府採購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於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和服務保障民生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白彥鋒認為,很多中央部門相當比例的政府採購合同都授予了中小企業,這對於促進就業、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矯正市場失靈、推進公平競爭。同時,通過訂購首購制度,政府採購還對支持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30日 03 版)

(責編:王瀟瀟、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